中心供氧厂家:压缩空气站工艺系统
新建的压缩空气站建议配置3至6台活塞空气压缩机、隔膜空气压缩机或螺杆空气压缩机。如果仅安装1至2台机组,可能会对供气的稳定性、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和备用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议至少配置3台。然而,机组数量过多会导致维护管理上的困难,并增加建筑面积。因此,在供气量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大型机组。考虑到未来扩建的可能性,新站房初次配置机组的数量上限建议为6台。
单级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的比功率通常比活塞式和离心式空气压缩机高出10%到15%。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当单台空气压缩机的额定电机功率超过300kW时,不建议使用这种机型。
通常系统设计和压缩机的选型原则是基于最大负荷条件(即100%负荷)并留有一定的余量。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几乎所有系统的运行负荷都偏离了设计条件。以普通螺杆空气压缩机为例,在低负荷情况下的运行效率会显著降低。例如,当负荷为70%时,能耗是正常情况下的1.3倍;在50%负荷时,能耗则是正常情况下的1.7倍;如果负荷继续下降,效率会急剧下降。为了确保使用压力,通常会将压力控制在较高水平,从而使其平均值高于实际需求,这也会导致额外的能耗。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空气压缩机的高效变负荷运行。目前比较节能的变负荷调节方法包括调速、变容和进气导叶调节等。变频螺杆空气压缩机的调速可以基本保证其比功率变化不大,从而维持高效运行。此外,其调速响应较快,通过智能控制可以使压缩机的额定容积流量与实际用气量迅速匹配,从而使管网压力波动幅度很小,通常在0.01MPa到0.03MPa之间,这样可以降低管网的平均压力,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通常能节约3%到5%的能耗。
因此,规范要求空气压缩机组的运行确保压缩空气站的供气流量能够持续变动。在正常负荷下,供气压力的波动幅度(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不应超过0.05MPa。当负荷变化较为频繁时,建议选择1到2台具备变容或变频等气量调节功能的节能空气压缩机。
 
                     
                                                             
                    